常见问题 ·成绩查询 ·OA入口 ·
内容搜索 ·
logo
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组织架构 师资力量 信息公开
中心动态 中心要闻 通知公告
中心概况
教育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研究 基础实践 创新教学 创业教育
大创项目 大创概况 大创资讯
竞赛活动 总体概况 竞赛资讯 培训讲座
辅修专业 智慧医疗辅修 创业辅修
学生社团 社团介绍 学生风采 场地申请
人才培养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党群动态 理论学习 规章制度
党群工作
院系合作 分中心 医学院 东方之路
对外合作 合作单位 合作联系
合作交流
公益服务 科创青禾 公益动态 科创公益
公益服务

合作交流

  • icon 院系合作
    • 分中心
    • 医学院
    • 东方之路
  • icon 对外合作
    • 合作单位
    • 合作联系

东方之路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东方之路”虚拟仿真项目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培育)。

通讯地址:

办公电话:

负责人:

邮件地址:

官网地址: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东方之路”虚拟仿真项目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培育)。11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东方之路”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中心项目预备协调会。马院院长邢云文、党委书记董玉山、副院长陈鹏以及校党委宣传部、文科建设处、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学生创新中心、软件学院等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邢云文主持。

图片1.png

图片2.png

邢云文围绕项目总体思路、建设主要进展以及未来建设规划三方面简要介绍了项目整体进展和准备情况。他表示,该项目立足于上海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以上海交大为虚拟仿真技术转化与搭载的基地,旨在构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虚拟仿真课程、智能思政平台三位一体的平台式中心。

图片15.png

董玉山表示,本项目启动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构思谋划和积极推动,现阶段应以积极学习其他高校的建设情况为抓手。全校各院系可以用好马院这一共享平台,各尽所能,逐步完善推进。

图片3.png

马院沈辛成老师从切实推进项目推进的具体路径角度,系统阐释了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技术的现有应用与供应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内容和形式设计的初步方案,对区域功能划分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功能结合提出初步构想。

图片12.png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华栋指出,研究仍应是“东方之路”的重点,要持续思考项目设计能够解决什么马理论学科的问题。建议将写剧本与写论文结合起来,利用交大现有的心理行为科学研究基础,服务更广泛老师的科研工作。

图片5.png

校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熊振华表示,学生创新中心有VR社团,可以积极加入“东方之路”项目建设,上海红色教育素材众多,用于呈现的技术手段是关键。

图片4.png

校文科建设处副处长解志韬对马院该项目的立意和已经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对这一文科实验室的构建计划提出更详尽的建议,除了实验室功能要立足教学本身,也要致力于积累记录用户数据,将其转化为可以支撑科研的优质素材,同时也为其他同行提供数据化可视化的行业标准。

图片7.png

校学生创新中心主任齐飞表示,新手段的运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好的育人效果,体现新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因此现阶段仍要着力于内容建设,并且逐渐形成网络化使用方式,在内容上突出交大特色。

图片8.png

校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贾严宁提出,马院的现行方案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兼具,但仍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平衡,促进思政课的互动度,并且在未来适当时机做到用大学辐射中小学,做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图片11.png

校智库中心副主任凌宏发建议,可以考虑与不同企业主体的强强联合,在投资与人才等方面寻找抓手,共同打造文理跨界的合作界面。

图片13.png

校智库中心平台服务部副主任胡菲菲指出,身临其境与感同身受存在差别,现行设计方案更侧重视觉效果,但是在内容发掘上还可以更具深度,尤其是成为创造思想产品的基础,将创造力转化为实际的学术生产力。

图片10.png

校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肖沙老师指出,要从学科规划的高度统筹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学科发展内在需求,要从课时要求的角度出发设计,增强个体学生思政学习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图片6.png

校学生创新中心楚朋志老师表示,可以依托各种新颖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内容与形式设计。

图片14.png

校学生创新中心陈云老师指出,游戏创意可以与党史相结合,挑选跌宕起伏、具有情节性的党史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建党建国之不易。可以通过组织校内设计大赛的方法,形成固定的内容生产机制,将学生自己创造的成果运用于教育学生的过程,实现内容与技术的可持续融合。

图片9.png

软件学院杨旭波教授表示,可以采用数字人物方式,虚实结合展现交大历史上的优秀校友,让学生有与之对话的实景感。同时,也要注重形成易于网络传播的成品,既要注重线下服务交大校园,也要注重线上服务长三角各高校乃至全国相关教育部门。

作者:沈辛成 摄影:张敏芳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 | 沪交ICP备20190021

常见问题 | 成绩查询 |